赛事热度与文旅经济联动 - 苏超联赛开赛一个月内吸引超过18万名球迷现场观赛,第三轮端午小长假期间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全省接待游客1241.55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1][2] - 第四轮5场比赛观赛人数达12.9万人,场均2.58万人超过中超联赛,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环比增长48.3%,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5.2%[2] - 常州通过"恐龙蛋炒饭"等热梗营销,官方公众号系列视频播放量超160万,端午免票政策带动周边消费激增25%,文创玩偶和表情包形成二次传播[2][3] 经济基础与产业支撑 - 江苏省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5万元,13个设区市全部入围全国百强城市,均衡经济格局为赛事提供资金和市场保障[4] - 常州2024年GDP达10813.6亿元(全国第25位),增速6.1%居苏南第一,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获"中国新能源之都"称号[5] - 赛事获得政府强力支持,被纳入江苏省大文旅盘活计划,配套1800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7] 商业价值变现路径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初期6家飙升至20家,包括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官方赞助席位价格达300万元/赛季[9] - 赛事预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变现模式包括文旅联动(酒店预订量最高增135%)、品牌合作(20家赞助商)和内容变现(文创产品)[7][9][10] - 全省商务系统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IP,第四轮比赛日主场城市商业综合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8%,客流量增43%[7] 城市营销与消费刺激 - 各城市推出差异化促消费政策:常州景区对持票球迷优惠,无锡打造夜间市集,淮安赛场周边酒店预订量增135%[7][8] - 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形成"白天观赛+夜间消费"闭环,重点商业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8%[7] - 草根赛事通过地域文化认同激活本地消费,与职业联赛形成互补效应[10]
“苏超”出圈,消费狂欢
国际金融报·2025-06-18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