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市场“降息”信号来袭,消费者需要抓紧“上车”吗?
南方都市报·2025-06-18 18:12

市场变化 - 一家险企推出预定利率1.5%的分红险产品,较市场普遍的2%下降50个基点,预示保险产品"降息"信号[2] - 同方全球人寿"传世尊享"(G款)终身寿险(分红型)将预定利率从2%下调至1.5%[3] - 监管要求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普通型/分红型/万能险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为2.5%/2.0%/1.5%[3]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从2.34%降至2.13%[3] 产品策略转型 - 新产品需依赖"保障+分红"结构或附加服务提升吸引力,老产品因稀缺性价值凸显[4][5] - 销售逻辑从"利率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强调保障责任与长期利益[5] - 保险代理人角色需从"利差销售"过渡为"专业配置顾问"[5] 投保趋势 - 2024年寿险原保费收入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5%,增速高于行业整体11.15%[7] - 利率下行驱动资产转移,终身寿险、分红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产品热销[7] - 2025年一季度人寿保险新产品超170款,分红型/万能型占比近40%,年金险中分红型/万能型占比超30%[8]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分红险或成"稳健型"主力,满足中产家庭收益弹性与本金安全双重需求[8] - 头部险企探索差异化分红策略,部分产品结合健康/养老场景[8] - 低利率倒逼行业从"产品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需强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与利差损风险管理[9][10] - 科技赋能(AI/大数据)提升客户洞察与运营效率,养老金融(第三支柱/银发经济)带来新增长空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