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年导演如何才能“懂观众”?王长田:我们生产了太多观众不需要的电影
中国青年报·2025-06-18 18:55

电影产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中国电影年产量严重偏离市场需求,年产影片数量500部至600部才能满足市场 [1][3] - 全国8万块银幕的平均上座率已跌至5.7%,远低于健康水平的12%到15% [3] - 春节档后观众对"好电影"的标准飙升15%,倒逼行业必须聚焦"中小成本、好故事驱动"模式 [3] 行业自救措施 - 减产成为首要共识,未来电影需从高峰期的年超千部缩减至五六百部 [3] - 大麦娱乐要求新片虚拟拍摄占比超30%以压降成本 [3] - 降低票房依赖,提高衍生品收入比例,如《哪吒》衍生品销售额已达数百亿元 [4] 国际化与人才培养 - 出海被视为打破市场天花板的必选项,《哪吒2》被视为破冰利器 [5] - 青年创作力量断层严重,万达"跃幕计划"从800份剧本中仅筛出10个导演 [5] - 上海推出"起跑线计划"和"归国影人培育基地"以解决人才瓶颈 [5] 产业链优化 - 上影集团尝试打通制片、院线与衍生开发壁垒,让产业链各环节共享收益 [4] - 对比迪士尼等国际公司非票收入占比60%,中国影业需加速开发衍生品与IP授权 [4] - 头部导演创作周期拉长至3年以上,新人补给断层加剧内容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