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活力中国调研行|每3天一颗星!——从“造星工厂”到太空织网的“银河速度”
搜狐财经·2025-06-18 20:12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采用十万级洁净车间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卫星制造,自动焊机实现毫伏级电压精度焊接,自动贴片机达到0.05毫米级精度嵌入电池片 [2] - 公司年产150颗卫星的能力已接近13年前全球年均卫星发射总量 [2] - 公司完成第四代Q/V天线研制和在轨验证,实现Q/V天线年产百副,并批量研制星载毫米波AiP瓦式多波束相控阵天线 [5] - 灵犀03星采用单层柔性太阳翼技术,厚度仅1毫米,折叠状态主体厚度不到5厘米,在轨展开后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 [6]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脉动生产线将单星研制周期压缩至4个月 [8] - 供应链从2018年的100余家传统航天配套企业拓展至1300余家企业,其中半数以上为民企 [8] - 公司与供应链企业合作开发航天级轻量化材料,提升产品溢价 [8] 卫星编队与监测能力 - 公司首创"车轮编队"技术,四颗InSAR卫星以"一主三辅"编队升空,在500公里轨道上保持几十米的编队精度 [8][9] - 2024年11月交付的8颗SAR卫星组网实现全球地表形变毫米级监测 [9]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泰国曼谷实现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首次海外应用,为偏远区域提供高速网络 [11] - 2025年2月与泰国True集团合作加强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同年4月发射两颗具有手机直连功能的试验星 [11]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发射更多卫星,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构建空间信息走廊 [11]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公司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推动卫星制造从定制化手工作坊转向数字化生产线 [2][12] - 公司目标覆盖全球26亿未联网人口区域,推动卫星面向大众消费市场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