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产品迭代与AI应用竞争格局 豆包产品功能升级 - 豆包电脑版全量上线AI播客功能,支持PDF或网页链接一键生成双人对话播客,实现秒级转化,强调"低成本、高时效、强互动"体验 [1] - 3月以来加速迭代:升级AI编程功能、测试深度思考模型、优化图片视频功能,1 6版本新增多镜头无缝切换视频及多风格视频生成能力 [1] - AI播客功能基于自研语音模型,解决传统AI播客口语化不足、机械感强的问题,App端已开启小流量测试 [1] 行业用户增长动态 - 2025年2月AI原生APP用户规模达2 4亿,环比增长1 15亿(近乎翻倍),但5月多数应用活跃用户下降,如元宝月活从3月4164万降至5月2256万(流失近半) [2] - 豆包逆势增长,5月活跃用户达1 31亿,两个月增加1500万,与DeepSeek差距缩小 [2] - 行业转向技术驱动模式,DeepSeek案例显示技术迭代效果远超市场投放带来的用户增长 [2] 市场竞争策略调整 - 豆包、Kimi等投放力度减弱,豆包月投放不足1亿元,而元宝3月投放达13 86亿元后降至6-7亿元水平 [3] - 头部公司聚焦下一代模型研发,产品迭代依赖技术路径押注,单点功能优化(如AI播客、视频生成)被视为过渡形态 [3] - Agent成为新竞争焦点,字节推出"扣子空间"内测,整合高德地图、飞书等应用解决工作场景问题 [3] Agent生态布局 - 百度推出多智能协作App"心响",阿里在夸克上线志愿报告生成Agent,大厂加速布局任务导向型AI应用 [4][5] - 豆包密集迭代被视作"防御性创新",既维持用户活跃度,又为Agent战储备场景数据,未来可能整合"扣子空间"功能 [5] - 行业进入Agent协作网络竞争阶段,技术窗口期缩短,字节的流量与场景优势或成豆包生态统治关键 [5]
豆包狂加产品功能,AI战局仍不明朗
华尔街见闻·2025-06-19 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