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秸尽其用 有多少种可能
河南日报·2025-06-19 07:31

在清丰县马村乡大岳村草帽加工厂,小麦秸秆被加工制作成草帽、草辫包等特色工艺品。纪全举 摄 扶沟县小麦秸秆离田场景。黄金峰 摄 农作物秸秆被称为"另一半农业"。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常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在1亿吨左右,居全国第二位。 眼下,河南麦收已结束。粮食颗粒归仓后,秸秆这个"另一半农业"也将开启全新旅程。它们将去往何处?秸 秆究竟是粮食生产的废弃物,还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踩在"三夏"的田埂上,答案逐渐清晰。 过去倒逼出来的产业,从"不让烧"到"不必烧""不想烧" 为啥不想烧?答案很统一,因为现在的秸秆"很值钱"、处置"很方便"。 曾几何时,秸秆的归宿是"一烧了之"。 彼时,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小麦收割后麦茬很高,秸秆收集和处理相对不易。对于小农户而言,焚烧 秸秆不需要额外的劳动力和成本,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处理方式。 "站在农业生产角度,短期内,秸秆焚烧后的草木灰可以作为天然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但长期焚烧又会导致 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最终影响农作物生长。"省农科院农业专家表示。 从生态环境来看,秸秆焚烧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河南地形三面环山,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极差,秸秆焚烧产 生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