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以2521.39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5位,较2024年的2368.76亿元增长6.4%,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行业龙头共同跻身世界级品牌阵营 [1][5] - 品牌价值提升得益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印证"科技长虹 产业报国"的持续创新能力 [1] 技术创新战略 - 采用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双轮驱动模式,覆盖智慧家居、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领域 [2] - 自主创新方面构建"人才+平台+机制"模式,培育23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高速背板连接器/线模组等行业难题 [2] - 协同创新方面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在FLASH放疗设备、量子动态绝对重力仪等项目取得关键技术突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2] 智能制造能力 - 具备年生产大家电4000万台(套)、冰箱压缩机8500万台、芯片物联模组1.4亿片的制造规模 [3] - 建成西部领先的一体化制造体系,涵盖模具研制、注塑、压刻等全流程,65个制造工厂推进"五化"改造 [3] - 智能制造场景中,5G+AI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实现99.98%良品识别率,智慧显示工厂达到100%数控化率 [4] AI技术应用 - 以"云帆"大模型为核心基座,实现冰箱"保鲜预判"、洗衣机"蓝氧如手洗"等智能产品升级 [4] - AI电力模组赋能国网智能化建设,AI高速背板连接器服务中国电信通讯 [4] - 内部建立虹犀AI中台,实现供应链风险评估、决策周期缩短等全链智能化运营 [4] 产业布局 - "3+1+N"格局中,智慧家居、数字产业、特种装备三大核心产业分别聚焦智能家电、数字解决方案和高端装备 [5] - 绿色能源产业构建完整锂电池产业链,成为全球碱电头部企业和中国锂电池特种领域头部企业 [5] - 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5] 市值与品牌管理 - 下属7家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分红、回购和股权激励提升投资价值 [6] - 建立CIS品牌体系和"品牌与质量管理委员会",采用"破圈传播"策略激活品牌生命力 [6] - 通过国际赛事合作、熊猫IP开发和"走进长虹"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6]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长虹位列35,品牌价值2521.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