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鳜鱼产业发展概况 - 徽州臭鳜鱼年加工产值突破57亿元,带动就业3万余人,产业近十年快速发展[1] - 臭鳜鱼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1] - 黄山市金融部门深度融入产业链,促进产业稳定发展[1] 产业标准化与市场需求 - 苗员外农业公司2024年产值超3亿元,较2016年增长近百倍,主要因臭鳜鱼消费需求迸发[2] - 2015年前后徽菜馆在一二线城市受欢迎,乡村文旅热度提升,传统加工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 - 工厂化制作保留传统工艺,实现温控、发酵时间标准化,提升产品品质,融入现代饮食理念进一步激发需求[2] 产业链与资金需求 - 臭鳜鱼消费场景集中在餐厅,工厂化加工可控制成本,企业批量采购活鳜鱼以应对价格波动[3] - 苗员外农业公司搬迁新厂区,自有资金投入基建,但流动资金需求增大[3] - 行业呈现集约化发展态势,龙头企业横向延伸产业链,金融支持成为新课题[3] 金融支持与创新 - 农行黄山分行为珍味坊食品公司提供400万元融资,利率1.9%,支持上游合作与技改[4] - 加工企业需在采购季支付定金并现结,资金流紧张,金融支持靶向这一阶段[4][5] - 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范围,采取供应链金融等方式贯通产业链[5] 金融产品与服务案例 - 农商银行推出臭鳜鱼存货质押模式,徽味鲜食品公司获2990万元商品融资贷款[6] - 徽商银行黄山分行推出"三方保兑仓"间接授信,为产业链小微企业提供1400万元信贷[6] - 工行黄山分行推出"养殖e贷",农发行黄山市分行创新"农产品购销贷",余额6000万元[6] 政策引导与产业前景 - 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3.86亿元,臭鳜鱼产业贷款余额8.5亿元,同比增长39.5%[8] -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7%,同比下降83个BP[8] - 臭鳜鱼产业纳入"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金融活水助力百亿产业发展[8]
臭鳜鱼何以“游出”鲜香产业链
金融时报·2025-06-19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