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一步扩大开放!支持外资机构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9 13:48

金融开放政策与外资机构参与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目前9%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友邦保险表示将发挥险资"耐心资本"特性支持实体经济 [2] - 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已基本取消,未来将复制自贸区开放经验,支持外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规则加大开放力度 [3] 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意义 -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是金融强国内在要求,外资机构可带来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先进经验,丰富金融市场供给 [3] - 扩大开放能推动中资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增强竞争力并促进金融创新 [4] - 开放策略从"准入条件放宽"向"业务范围扩大"升级,外资在理财子公司、养老金管理等试点逐步落地 [8] 养老金融发展机遇 - 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5][6] - 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潜力大,近年推动扩大养老理财、储蓄等试点,鼓励外资发挥精算、投资管理优势参与 [6] - 《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五年内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商业养老金融体系 [6] 财富管理市场潜力 - 中国家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远高于OECD国家1/3水平,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转型 [7] - 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8%,已成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7] - 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等领域布局可满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促进行业提质升级 [7][8] 外资机构业务布局方向 - 支持外资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跨境投融资等领域填补国内短板,尤其在中小企业融资、绿色投资等环节 [8] - 外资在理财投资、保险规划等领域的专业经验可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