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论坛热议金融国际化,上交所、港交所透露未来计划
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韧性 - 金融行业具有开放基因,金融活动无法封闭操作,应拥抱开放[1]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未变,资本市场展现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1] - 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占全市场七成、八成[5]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长期资金A股持仓金额增加33%[5] 上交所未来工作重点 - 构建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强化监测、风险预判及预期管理[6] - 深化科创板改革,研发投入复合增速10.7%,研发强度中位数12.6%[5][6]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技术集聚[6] - 落实并购六条,沪市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增长206%[5][6] - 引入长期资金,丰富ETF产品布局,推动科创债券、绿色债券市场建设[6] 港交所发展策略 - 服务企业与投资者,推动A+H股票两地交易联动,吸引外资参与中国资产[7] - 丰富金融产品线,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7] - 推进互联互通机制,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便利内地投资者[7] 金融市场国际化建议 - 开放更多资产品类及业务领域,实现境内外资产业务联动[8] - 优化外资产品准入机制,吸引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9] - 提升政策一致性与可预测性,减少市场摩擦[9] - 协调本地需求与全球标准,完善耐心资本进入机制[9] 监管与创新平衡 - 监管应与市场主体同步,且略滞后于创新以观察共性因素[10] - 增强监管可预测性,包括汇率、财政等方面,吸引更多投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