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千亿目标到1元退房:中交地产“割肉”保壳,豪赌轻资产转型

核心观点 - 中交地产拟以1元价格向控股股东转让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 彻底退出房地产开发赛道 [2][3] - 交易目的是剥离亏损重资产 聚焦物业服务和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 改善资本结构和盈利状况 [3] - 交易后公司总资产减少98%至20亿元 营收下降94%至11亿元 但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102% [4] - 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2024年净亏损52亿元 销售金额同比腰斩58%至156亿元 [7][8] - 因净资产-36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地" [9] 交易细节 - 转让标的包括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股权 债权及债务 交易价格为象征性1元 [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高达90% 融资余额576亿元 偿债压力大 [3] - 标的资产账面净值-39亿元 评估增值24%至-30亿元 控股股东承接负资产实为断臂求生 [5] 财务数据变化 - 总资产从1077亿元降至20亿元(-98%) 负债从967亿元降至8亿元(-99%) [4] - 资产负债率从90%降至40% 营业收入从183亿元降至11亿元(-94%) [4] - 净利润从-64亿元转为+0.9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4] 历史背景 - 2015年成为中交集团唯一A股地产平台 2019年提出"2023年千亿目标"并激进扩张 [6][7] - 原董事长李永前曾任职绿城中国 提出"央企前三"目标 2024年9月辞职 [7] - 2024年高管团队大调整 反映集团对地产板块重视 [7] 经营困境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 -16亿 -52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 [8] - 2022-2024年销售金额从459亿降至373亿再降至156亿元 缩水66% [8] - 2024年签约销售面积同比-53%至85万方 销售回款-45%至247亿元 [8] 转型挑战 - 房地产开发收入占比95% 物业管理和代建业务合计不足8亿元 [9] - 轻资产转型后营收规模大幅缩水 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10] - 需在重组后实现净资产转正才能摘帽 保壳面临重大挑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