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交地产(000736)
icon
搜索文档
中交地产(000736)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9:05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证券代码:000736 | 证券简称:*ST | 中地 公告编号:2025-074 | | --- | --- | --- | | 债券代码:149610 | 债券简称:21 | 中交债 | | 债券代码:148385 | 债券简称:23 | 中交 04 | | 债券代码:148551 | 债券简称:23 | 中交 06 | | 债券代码:134164 | 债券简称:25 | 中交 01 | | 债券代码:133965 | 债券简称:25 | 中交 02 | | 债券代码:134197 | 债券简称:25 | 中交 03 | √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 项 目 | 本报告期 | | | 上年同期 | | | --- | --- | --- | ---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亏损:约 | 119,000 | 万元 | 亏损:97,077 | 万元 |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亏损:约 | 120,000 | 万元 | 亏损:100,135 | 万元 | | 基本每股收益 | 亏损:约 | 1.60 | 元/股 ...
*ST中地(000736) - 关于为项目公司提供担保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7-02 16:15
| 证券代码:000736 | 证券简称:*ST | 中地 公告编号:2025-073 | | --- | --- | --- | | 债券代码:149610 | 债券简称:21 | 中交债 | | 债券代码:148385 | 债券简称:23 | 中交 04 | | 债券代码:148551 | 债券简称:23 | 中交 06 | | 债券代码:134164 | 债券简称:25 | 中交 01 | | 债券代码:133965 | 债券简称:25 | 中交 02 | | 债券代码:134197 | 债券简称:25 | 中交 03 |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控股公司惠州中交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置业") 1 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签订贷款展期合同,惠州置业 在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行的借款本金 24,800万元借款 期限进行调整,原贷款期限与延长期限之和为 66 个月。公司为惠州 置业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公司按 99.96%权益比例为惠州置 业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金额为 24,790.08万元,惠州置业向公司提 供反担保。 特别风险提示: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
*ST中地: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2
公司债券概况 - 公司发行了多只债券,包括"21中交债"、"23中交01"、"23中交02"、"23中交04"和"23中交06",总规模达38亿元 [2][3][4] - "21中交债"发行规模为11亿元,期限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赎回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4][5] - "23中交01"发行规模10亿元,"23中交02"7亿元,"23中交04"7亿元,"23中交06"3亿元 [3][4][12]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076.98亿元,同比下降12.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5.79亿元 [24] - 2024年营业收入183.02亿元,同比下降30.12%;净利润-63.96亿元,同比降幅达355.81% [24][27] - 房地产业务2024年签约销售面积85.32万平米,同比下降52.51%;签约销售金额156.43亿元,同比下降58.13% [24] - 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年房地产销售毛利率仅6.45%,主要因市场下行和销售策略调整 [25][28] 偿债能力分析 - 2024年流动比率1.66倍,速动比率0.30倍,资产负债率升至89.75% [28][37] - 利息保障倍数由2022年0.53降至2024年-1.49,反映盈利能力恶化 [3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75亿元,同比下降55.6% [27][28] 重大事项 - 公司涉及多起重大诉讼,包括全资子公司华通置业与北京茂康的6.74亿元借款纠纷 [19][20] - 2024年公司高管变动频繁,董事长李永前辞职,郭主龙接任 [21][43] - 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将转型轻资产业务 [45][46] 债券相关情况 - 各期债券募集资金均按约定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专项账户运作正常 [30][31][32][33][34] - "21中交债"由中交房地产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 [7][38] - 担保人中交房地产集团2024年净利润-37.43亿元,但授信额度充足达4734.39亿元 [39][41]
*ST中地(000736) -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27 18:03
股票简称:ST*中地 股票代码:000736.SZ 债券简称:21 中交债 债券代码:149610.SZ 债券简称:23 中交 01 债券代码:148208.SZ 债券简称:23 中交 02 债券代码:148235.SZ 债券简称:23 中交 04 债券代码:148385.SZ 债券简称:23 中交 06 债券代码:148551.SZ 债券简称:25 中交 01 债券代码:134164.SZ 债券简称:25 中交 02 债券代码:133965.SZ 债券简称:25 中交 03 债券代码:134197.SZ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4 年度) 发行人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建新北路 86 号) 债券受托管理人 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4 号 2 幢 1 层 A2112 室) 2025 年 6 月 重要声明 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证券")编制本报告的内容及 信息均来源于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地产"、"发行人"、 "公司")2025 年 4 月对外披露的《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 告》等相关公开信息 ...
*ST中地: 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展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1:26
重大资产重组基本情况 - 中交地产拟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以现金方式转让至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不涉及发行股份且不导致控股股东变更 [2]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深交所相关规则 [2] - 交易对手方为中交房地产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 [2] 交易进展与披露 - 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首次披露交易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5-007),后续陆续发布进展公告(2025-019、2025-045、2025-061) [3] - 2025年6月17日披露《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包含专项审计报告(安永华明专字第70071827_A09号)及资产评估报告(天兴评报字(2025)第0601号) [4] - 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交易相关议案,但暂未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待后续另行通知 [4][5] 交易影响与业务转型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置出房地产开发业务,聚焦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实现战略转型 [5] - 预计改善资产质量并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 [5] - 交易触发多项重大事项,包括净资产减少超10%、丧失重要子公司控制权、债务清偿义务转移等 [5] 债券相关安排 - 交易涉及公司债清偿义务转移及解除中交房地产集团担保增信措施,需履行债券持有人会议程序 [6] - 中交房地产集团将在重组完成后继续承担公司债还本付息及信息披露义务 [6] - 受托管理人国新证券将持续跟踪债券偿付及重大事项进展 [6]
*ST中地(000736) - 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展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5-06-23 18:05
重大资产重组 - 中交地产拟现金转让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及负债给控股股东[2][3][4] - 2025年多次披露交易公告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4][5] - 暂不召开股东大会,完成工作后另行通知[6][7] 影响与转型 - 触发多项重大事项,如净资产减少超上年末10%[8] - 交易后聚焦轻资产业务,实现战略转型[9] - 预计转移公司债清偿义务,不影响偿付[9]
*ST中地(000736) -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6-20 16:30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现金转让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及负债给控股股东,构成重大重组和关联交易[6] - 2025年1 - 6月多次披露重组进展公告[7] - 4月22日董事会通过交易议案并签协议,6月16日更新数据签补充协议[9] - 6月17日披露交易报告书草案[4] - 交易尚需履行决策和审批程序,将分阶段披露进展[10]
中交地产1元甩掉近40亿负资产,退出房地产
36氪· 2025-06-20 10:57
资产剥离交易 - 公司拟以1元价格向母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打包出售全部房地产资产及负债,交易标的包含三类:房产公司股权(账面价值819.2亿元含285亿元受限存货与计提减值)、房产业务相关应收款(334.2亿元)及所有债务(469.5亿元)[1][2] - 标的资产综合账面价值434.72亿元,负债473.91亿元,净资产-39.19亿元,评估值-29.76亿元,实际交易价值低于1元[2] - 交易后相关资产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预计负债总额显著下降,有助于改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3] 财务困境与转型背景 - 房地产开发业务持续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16.11亿元、-51.79亿元,销售额从458亿元骤降至156.4亿元[3] - 资产负债率高企,2022-2024年末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达86.13%、85.45%、89.75%,2024年末融资余额576.44亿元[3] - 行业同类案例包括华夏幸福境外债务重组、融创中国境内债券"削债+转股+留债展期降息"组合拳[4] 轻资产转型战略 - 未来聚焦物业服务(2024年收入7.28亿元同比+60.91%)和资产管理运营(租赁收入1.72亿元同比+64.48%,毛利率58.97%)[5][6] - 通过收购中交服务集团100%股权实现规模扩张,2024年新增管理面积1293万方,总在管面积达6265万方[6] - 现有4个租赁物业中3个出租率超90%,盐城中交美庐天地购物中心出租率从2023年63%提升至2024年98%[7] 历史沿革与现状 - 前身重庆实业成立于1990年代,2017年更名中交地产,2021年权益销售额达398亿元(全口径560亿元)的历史峰值[8] - 2022年起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权益销售额仅105.11亿元,与"2023年千亿目标"相去甚远[8] - 2024年经历重大组织调整:取消大区层级、16个城市公司重组为9个,管理层几乎全面洗牌,官网组织架构信息已清空[9][11] 公司定位与愿景 - 作为中交集团"特色房地产商"主要平台,与绿城中国并列两大上市地产平台,旗下控股50余家企业[12] - 战略定位为"3+1+1+1"体系中的三大业务平台之一,聚焦6大区域布局30余城,重点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12][13]
中交地产原董事长李永前疑似失联,1元转让29亿元负债
搜狐财经· 2025-06-19 18:12
公司动态 - *ST中地宣布以1元价格转让旗下房地产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至控股公司 [2] - 公司原董事长李永前与实控人中交集团前董事长刘起涛疑似失联 [2] - 2024年公司经历大规模人事及架构调整,管控层级从三级变为两级,16个城市公司整合为9个 [3] - 9月李永前辞职,由郭主龙接任其职务 [3] - 11月管理层再次震荡,总裁、执行总裁调整,多名高管辞职 [3] - 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中地" [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83.02亿元,同比下滑44.59% [5]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51.79亿元,同比下滑221.44% [5] - 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31.75亿元,同比降幅超55% [5] - 总资产1076.98亿元,较上年末下滑12.63%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79亿元,同比降幅近三倍 [5] - 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为-29.76亿元 [3] 业务转型 - 公司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地产集团 [3] - 未来将聚焦于物业服务和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 [3] - 实现向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战略转型 [3] 业绩亏损原因 - 房地产开发业务交付项目减少,收入同比下降46.69% [6] - 调整销售策略导致交付项目毛利率同比下降 [6] - 财务费用10.32亿元,同比增长47.86%,其中利息费用12.69亿元,同比增长20.97% [6] - 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房地产项目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6] 人事背景 - 李永前职业生涯与中交集团主要领导高度重合 [2] - 2014年加入中交房地产集团,后出任绿城中国总裁,助力绿城实现规模从百亿到千亿跨越 [2] - 2019年重回中交地产,身兼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三职 [2]
从千亿目标到1元退房:中交地产“割肉”保壳,豪赌轻资产转型
新京报· 2025-06-19 17:55
核心观点 - 中交地产拟以1元价格向控股股东转让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 彻底退出房地产开发赛道 [2][3] - 交易目的是剥离亏损重资产 聚焦物业服务和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 改善资本结构和盈利状况 [3] - 交易后公司总资产减少98%至20亿元 营收下降94%至11亿元 但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102% [4] - 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2024年净亏损52亿元 销售金额同比腰斩58%至156亿元 [7][8] - 因净资产-36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地" [9] 交易细节 - 转让标的包括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股权 债权及债务 交易价格为象征性1元 [3]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高达90% 融资余额576亿元 偿债压力大 [3] - 标的资产账面净值-39亿元 评估增值24%至-30亿元 控股股东承接负资产实为断臂求生 [5] 财务数据变化 - 总资产从1077亿元降至20亿元(-98%) 负债从967亿元降至8亿元(-99%) [4] - 资产负债率从90%降至40% 营业收入从183亿元降至11亿元(-94%) [4] - 净利润从-64亿元转为+0.9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4] 历史背景 - 2015年成为中交集团唯一A股地产平台 2019年提出"2023年千亿目标"并激进扩张 [6][7] - 原董事长李永前曾任职绿城中国 提出"央企前三"目标 2024年9月辞职 [7] - 2024年高管团队大调整 反映集团对地产板块重视 [7] 经营困境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 -16亿 -52亿元 亏损持续扩大 [8] - 2022-2024年销售金额从459亿降至373亿再降至156亿元 缩水66% [8] - 2024年签约销售面积同比-53%至85万方 销售回款-45%至247亿元 [8] 转型挑战 - 房地产开发收入占比95% 物业管理和代建业务合计不足8亿元 [9] - 轻资产转型后营收规模大幅缩水 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10] - 需在重组后实现净资产转正才能摘帽 保壳面临重大挑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