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2024年天猫平台「跨界玩家」开店入局潮玩的数量激增4倍,其中娱乐圈明星成为新势力[1] - 明星衍生IP周边销售起势迅猛,如周可可旗舰店上新当日实现千万成交,成为618首个破千万的明星周边商品[1] - 明星艺人周边和影视剧周边销售快速增长,五月天衍生品牌STAYREAL和胡萝卜造型IP"卜卜"已成为电商热卖榜常驻嘉宾[3] 明星IP商业化案例 - 周深原创OC形象"周可可"通过天猫旗舰店实现单链接销售额约129万,毛绒玩偶超4万人加入购物车[3] - 五月天胡萝卜IP"卜卜"线上官方旗舰店历史成交估算达3262万元,仅线上单一渠道[4] - 张杰独立音乐厂牌「行星文化」通过快闪活动发售周边商品,现场排队人气旺盛[6] - 苏打绿演唱会周边在线上开售,受欢迎度不逊于唱片[7] IP开发模式 - 明星衍生IP走粉丝和偶像共创模式,如"周可可"和"卜卜"通过话题共创实现情感积淀,再进行品牌化开发[8] - "周可可"IP起源自2022年爆款综艺《开始推理吧》,通过音乐与创意维护角色存在,逐步推动IP品牌化[11] - 五月天"卜卜"IP脱胎于粉丝圈层,由官方收编后通过插画艺术家再设计,赋予人格化特征[15] 粉丝经济迭代 - 1.0阶段为肖像简单授权,如明星印花T恤、演唱会应援物[18] - 2.0阶段为角色开发,基于明星真人形象开发动漫形象、虚拟偶像[19] - 3.0阶段转向以情感陪伴为纽带,产品商品化程度更高,与泛潮玩、泛二次元文化融合[19] 国际案例借鉴 - 韩国男团BTS推出角色IP家族"BT21",成员参与创作过程,合作方IPX规划内容开发和运营体系[22] - 韩国女子组合NewJeans与艺术家村上隆合作推出卡通形象,周边商品在快闪店掀起抢购风潮[24] - 韩娱公司MG财报显示,MD和IP授权业务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40%,单季度最高创收5120亿韩元[24] 商业化潜力 - 明星衍生IP打破"明星附属品"局限,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如卜卜与星巴克联名马克杯首周销量突破1.2万件[15] - IP情感陪伴串联复合商业模式,如五月天演唱会+IP快闪店+文旅联动形成内循环模式[21] - IP化开发超越娱乐,内容创作价值通过多元化平台实现,提升商品化能力[26]
“歌迷捧红自己的LABUBU”,五月天、周深衍生IP杀入热卖榜
36氪·2025-06-19 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