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假黑灰产账号超过1000万个,社交平台正经历一场虚假信息攻防战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19 19:30

社交平台虚假内容治理现状 - 虚假账号利用AI技术编造人设和故事进行变现 例如虚构的俄罗斯博主"娜塔莎进口食品"账号拥有20万粉丝但完全由黑灰产运营[1] - 小红书2024年11月启动最严黑灰产治理专项 累计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 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 虚假低质AIGC笔记60万篇 封禁黑灰产账号超1000万个[1] - 黑灰产运作模式高度标准化 分三步走:起号养号→博取信任→收割变现[1] 黑灰产账号运作手法 - 养号五大典型方式:骗互动(如"挑战关注全国14亿人") 博眼球(假冒明星同学) 同质内容造号 内容搬运 AIGC生成[2] - 账号包装手法包括虚构专业背景(如留学/金融) 声称掌握"内部信息"诱导用户留联系方式 以"测评"为名恶意攻击商业对手[2] - 变现主要流向灰色业务:假鞋 高仿服装 "黑五类"产品(增高/减肥/丰胸/医疗器械/药品)[2] 黑灰产进化新趋势 - 违规行为从公域转向私域 通过群聊/私信等隐蔽渠道传播 使用变体字规避平台识别[3] - 产业链分工精细化:上游业务来源 中游服务提供商 下游执行人员 执行账号按引流/留群口令/建群维护等功能划分[3] - 工具持续迭代 中游服务商提供AI养号工具/众包平台 通过"积分墙"任务降低造假门槛[3][4] 平台治理核心策略 - 重点打击三类内容:虚假不实信息 虚假人设 低质AIGC生成内容[4] - AIGC治理双管齐下:研发识别模型主动标注AI内容 同时降低其曝光率 当前AI图像识别准确率较高[4][5] - 建立"真实信源库"和"谣言库" 实施"前置拦截—事中追踪—分析回扫"全链路机制[5] 技术识别与用户激励 - 运用账号关系图谱+内容分析+行为特征识别可疑账号 对同质化发帖账号冻结实名认证要求人脸解冻[5] - 推出"真诚分"评估体系 将用户分为生活分享型UGC/专业创作者/营销商家三类 给予真诚创作者流量倾斜[6] - 优化举报机制 计划实现"一个页面一次提交"的便捷举报流程 降低用户参与治理门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