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亿元!央行月内接连两次大动作,传递出什么信号?丨快问快答
搜狐财经·2025-06-19 20:16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析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在6月份两度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投放1万亿元3个月期和4000亿元6个月期流动性,当月净投放2000亿元 [1][2] - 操作频率和规模显示央行加强流动性跨期调节,释放持续加力逆周期调节的政策信号 [2][3] - 工具组合使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宽信用进程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3][4] 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定义 - 2023年10月推出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期限不超过1年 [1] -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等 [1] - 功能为增强1年内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1] 操作信号解读 - 6月初和月中两次操作打破常规月度节奏,提前公开信息以强化市场预期引导 [2] - 配合5月降准释放的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形成长短搭配的流动性支持体系 [3] - 应对政府债发行和同业存单到期高峰,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状态 [3] 市场影响 - 中期流动性投放加量直接缓解银行资金压力,控制资金面波动 [3] - 数量型工具持续发力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信贷可获得性提升 [3] - 预计后续将结合质押式逆回购、MLF等工具形成政策组合拳 [3][4] 未来政策展望 - 货币政策操作趋向更灵活前瞻,"工具箱"协同发力成为主要特征 [4] - 目标为稳定流动性预期并增强逆周期调节效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