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关税博弈进入关键阶段 欧盟或被迫接受10%基准线但谈判仍存变数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 欧洲决策层逐步接受10%互惠关税作为谈判基准 与欧盟此前坚持的个位数关税立场形成反差 [1] - 美国商务部长明确排除将互惠关税降至10%以下的可能性 该税率覆盖欧盟对美出口主要商品类别 [1] - 若7月9日前未达成协议 欧盟商品面临的互惠关税将从10%飙升至50% 欧盟对美贸易顺差达2360亿美元 [1]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4月净关税收入同比暴增超100% 财政预算盈余达2580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3% [1] - 特朗普政府尝试用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缺口 欧盟在钢铁、铝、汽车等领域面临的国家安全关税威胁使其谈判筹码减少 [3] 行业冲击与应对 - 欧洲汽车业受冲击最严重 梅赛德斯-奔驰撤回盈利预期 Stellantis NV暂停财务指引 沃尔沃汽车取消未来两年盈利目标 [2] - 高端品牌尚能消化10%关税成本 但大众市场车型利润空间将遭受严重挤压 [2] - 美国将谈判范围扩展至数字服务税、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非关税壁垒 同时力推液化天然气出口和食品标准互认 [2] 欧盟内部反应 - 欧盟内部对10%基准线存在分歧 部分成员国认为不会显著削弱竞争地位 但法国工业界警告这是额外负担 [2] - 奥地利铝业巨头Hammerer Aluminium首席执行官称10%关税虽不理想但可控 真正危险的是谈判破裂导致的市场动荡 [2] - 欧盟委员会私下向制药等行业透露 接受10%基准线可能成为换取美国放弃行业针对性关税的筹码 [2] 潜在战略博弈 - 谈判僵局折射出更深层战略博弈 美国可能将药品关税纳入议程 博弈或演变为更复杂的产业政策较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