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知声IPO:12亿亏损背后的业务困局与项目制生死考
36氪·2025-06-20 07:15

公司概况与IPO进展 - 公司于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6月12日披露聆讯后招股书,即将完成IPO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业务覆盖医疗和日常生活领域,技术从智能语音演变为大模型,经历13年发展 [2] - 2020年曾尝试科创板IPO但因数据争议失败,2023年起三次向港交所递表 [3]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9.39亿元(同比增长29.16%),其中日常生活业务贡献7.40亿元(占比78.5%,同比+27.81%),医疗业务1.99亿元(同比+28.38%)[4][11][12] - 2024年亏损4.54亿元(同比扩大21.39%),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355.24%(同比+47.28个百分点),净资产-27.54亿元(同比-18.16%),短期借款1.45亿元(同比+123.08%)[5] - 现金流1.56亿元(同比-58.84%),按2024年现金净流出2.23亿元计算仅能维持不足5个月运营 [11] 客户与业务模式 - 医疗客户数长期停滞在160家左右,日常生活客户仅411家,主要客户数在2024年出现下滑 [1][12][14] - 客户集中度高,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30.8%、27.4%、26.7%,世茂集团爆雷导致2630万元坏账 [4] - 项目制模式导致客户留存率从2022年70.4%暴跌至2024年53.3%,但单客户收入提升(医疗120万元/客户,日常生活180万元/客户)[13][15] 研发与技术布局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87亿、2.86亿、3.70亿元,占营收30%-40%,但2024年外包支出达2.1亿元 [9] - 2018年推出边缘交互式AI芯片UniOne系列,2023年提供1300万颗消费级AI芯片 [7] - 2023年发布600亿参数山海大模型,形成"Atlas AI基础设施+云知大脑+AI应用解决方案"架构,但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 [9][10] 融资历史与资本运作 - 10年内完成11轮融资总额超3.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京东科技等30多家机构 [2][3] - 2023年D++轮融资7亿人民币,2021年D+轮融资近1亿美元 [3] - IPO募集资金拟用于Atlas AI基础设施研发、人才培养、国际化扩张等 [11]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早期以语音识别为主,2016年后被图像识别技术取代关注度,面临AI四小龙竞争压力 [6] - 大模型领域参数规模、算力支持不足,引入DeepSeek后山海大模型地位尴尬 [10] - 项目制导致高成本、低毛利和技术空心化,需转向产品标准化和垂直领域聚焦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