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剑华:思考理想之未来的意义
虎嗅·2025-06-20 16:02
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从2016年到2025年快速发展,包括阿尔法围棋、ChatGPT、DeepSeek等标志性事件 [5] - 生物技术、脑机融合技术成熟,推动新人类、新世界的出现 [5] - 互联网在1999年对个体产生深远影响,开启获取新知、结交新友的可能性 [4] 社会变迁 - 1991年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艰苦,饮食简单,饮料和水果稀缺 [1][2] - 200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饮食改善,如四菜一汤、饭后水果 [1][2] - 21世纪前25年经历重大事件,如中国加入WTO、北京奥运会、新冠疫情等 [3] 哲学与未来思考 - 深度乌托邦探讨技术成熟后人类生活的意义,涉及真善美的追求 [10][11] - 未来可能面临意义缺失问题,但人与他人、机器、世界的关系仍存意义 [12][13] - 爱因斯坦提出的科学研究的三种境界在深度乌托邦中仍适用 [13] 书籍与理论 - 《未来之地》讨论深度乌托邦实现后的生命意义问题 [10][11] - 博斯特罗姆的《超级智能》描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 [5][16] - 查莫斯的《现实+》支持虚拟现实模拟假说,与博斯特罗姆观点类似 [16] 争议与批评 - 博斯特罗姆的长期主义运动被批评忽略气候、贫困等现实问题 [16] -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于2024年关闭,博斯特罗姆事业受争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