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0.9亿元 [5] - 张雪峰旗下"峰学未来"两款志愿填报服务(11999元、17999元)去年3小时销售额达2亿元,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 [1] - 北京海淀地区"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价格达25800-29800元,反映高端市场需求旺盛 [5] 科技公司AI工具布局 - 阿里(夸克)、百度、腾讯(元宝)、华为、科大讯飞等推出免费AI志愿填报工具,主打"信息平权" [3] - 夸克上线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腾讯元宝App新增"高考志愿咨询",百度提供AI志愿助手 [3][11] - AI工具核心功能包括:位次匹配算法、"冲稳保"院校推荐(如夸克推荐1027所院校,元宝推荐12所)、MBTI性格测试 [5][6][11] AI工具技术差异与局限 - 数据精细度是关键竞争点,需覆盖缩招/扩招、产业融合等动态信息,当前各平台录取概率计算结果差异显著(如辽宁605分考生案例) [6][7] - Agent架构成为技术升级方向,夸克通过数百专家训练模型,但用户反馈建议仍较宽泛,缺乏个体差异分析 [11][12] - 实际案例显示AI存在数据滞后问题(如江苏考生因专业缩招20人未被预测导致滑档) [7][10] 传统咨询模式与AI的竞争 - 张雪峰团队通过网红效应锁定普通院校群体,但被质疑交付能力(部分顾问经验不足两年) [13] - 行业分化加速:低价志愿卡被淘汰,高端咨询师价值提升,AI难以替代职业规划等深度服务 [12][13] - AI工具缩短基础服务时间,但无法复制"暴论式"营销对家长焦虑情绪的精准把握 [13] 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 -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复杂度飙升(如四川考生最多需填270个志愿),推动专业服务需求 [5] - 用户对AI工具依赖度有限,典型用例为"半信半疑+人工复核"模式(如福建考生结合AI报告与校长建议) [8][10] - 大厂通过高频考点库、多轮对话等功能提升粘性,将高考季视为重要获客场景 [3][11]
AI大战张雪峰,谁是最后赢家?
36氪·2025-06-20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