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提升可及性和均衡性,陆家嘴论坛热议普惠金融的中国机遇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普惠小微贷款规模持续增长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中小微企业的主要痛点 [1] - 数字化技术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缓解普惠金融与商业利益的矛盾 [1] - 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85%,数字支付用户占比80%,数字化水平领先日本等发达经济体 [6] 数字化技术对普惠金融的推动作用 - 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可精准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升重点人群覆盖面和贷款成效 [3] - 上海银行通过AI技术将金融服务与非金融场景深度融合,实现普惠金融的无感化体验 [4] - 金融科技合作深化推动个性化服务发展,AI技术旨在构建具有实际效用的金融生态系统 [7] 普惠金融的衡量标准与实施路径 - 普惠金融均衡性体现在服务范围广泛性,可及性强调服务深度下沉与真实场景需求匹配 [3] - 风险覆盖合理性和基于真实场景的融资需求是衡量可及性的两大关键标准 [3] - 需结合传统与数字化服务,加强消费者教育以解决城乡数字化不均衡问题 [6] 国际视角下的机遇与挑战 - 阿布扎比第一银行指出普惠金融能优化资源分配并助力减贫,需应对全球不平衡现象 [3] - 三菱日联在东盟国家面临城乡数字化鸿沟,强调普惠金融需确保"无人掉队" [6] - 荷兰全球人寿认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优势显著,保险业需提供数据驱动的解决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