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钢制家电关税政策 - 美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23日起对钢制家用电器(洗衣机、冰箱、洗碗机等)加征关税,这是继3月对钢铁铝加征25%关税后第二次扩大至衍生产品[1] - 6月3日美国已将相关税率提升至50%,显示贸易保护政策持续升级[1] 中国家电企业应对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美的集团95%对美出口产品将在海外基地生产以避开关税[2] - 美的集团在美国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6%,格力电器美国市场占比不高,显示对单一市场依赖度低[2] -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5月中国家电出口仍保持增长,累计出口184253.4万台同比增长6.1%[2] 全球化战略加速实施 - 美的集团计划将赴港募集资金的20%投向全球化研发,35%用于全球分销网络建设[3] - 2025年美的完成对欧洲ARBONIA气候部门收购,在巴西投资2.58亿人民币,威灵电机巴西工厂将于2025Q4投产[3] - 海尔智家收购匈牙利KLIMA KFT公司,加强中东欧暖通业务布局[3] 欧洲市场拓展成果 - 海信电视在欧洲市场份额达9%,连续多年增长20%+,2024年借助欧洲杯营销出货量同比增长32.5%[4] - 海信通过本土化战略在欧洲建立完整产业链,新品U7Q/U8Q强化个性化需求满足[4] 东南亚市场布局 - TCL智家投资6.8亿人民币在泰国建设冰箱/冷柜生产基地,总产能达170万台/年[6] - 爱仕达投资1.5亿人民币在越南建设炊具、小家电和工业机器人项目[6] - 澳柯玛投资3.6亿人民币在印尼建年产50万台冰箱智能制造工厂[7] 东南亚市场潜力 - 东盟家电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00亿美元,年增长率保持8%以上[8] - 海尔智家目标占东南亚市场30%份额,正建立"四网合一"的本地化体系[7] - 奥马冰箱泰国基地将占其总产能10%,欧洲收入占比从60%降至30%[7] 行业专家观点 - 加征关税将加速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基地规避贸易壁垒[9] - 东南亚市场因地理文化优势成为出海首选,TCL海尔等布局完善企业更具灵活性[9] - 50%关税将增加美国消费者成本,长期来看政策难以遏制全球家电产业发展[9]
美对钢制家电再加税,专家:企业全球化供应链可有效对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