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迎重磅监管新规
金融时报·2025-06-21 18:58
市场风险管理新规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强化资本监管和业务规范,提升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1] - 新规明确市场风险定义,不再包含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聚焦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变动引发的损益波动风险 [4] - 强调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制度的衔接,优化治理架构和管理流程 [1][2] 规则修订背景与优化方向 - 原《指引》自2005年施行,20年来推动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但需结合业务实践和《资本办法》要求更新概念、方法和管理标准 [2] - 修订后《办法》区分交易账簿市场风险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因两者在管理主体、计量工具和监管框架上存在显著差异 [4] 治理架构与职责划分 - 明确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监事(会)监督履职、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要求建立匹配的风险文化 [6] - 界定三道防线职责:业务经营部门直接承担风险,专门部门负责拟定政策程序及风险全流程管理,内部审计部门每年审查体系有效性 [6] 风险管理细化要求 - 银行需对市场风险实施全流程管理,覆盖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环节,完善内部模型定义及压力测试 [1] - 要求优化风险偏好和限额体系,强化数据系统基础,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并与《资本办法》实施紧密结合 [3]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调整 -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单独适用《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涉及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4] - 商业银行需按《资本办法》划分交易账簿与银行账簿,并采取差异化的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