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 - 零售型CBDC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给储户和借款人,具有付息功能,由商业银行管理日常运营并提供便利价值,与稳定币等数字支付工具相比,CBDC是央行的直接负债,没有违约风险 [3] - 引入CBDC可能提升存款利率并降低存款利率对央行利率的敏感性,同时通过支付便利性使小型银行与大型银行竞争,带来市场份额趋同并增强存款利率对央行利率的敏感性 [3] - 小型银行对央行利率的反应更灵敏,在利率上升时能更快提高存款利率,从而在低利率环境下与大型银行竞争,市场份额随之收敛,大型银行存款利率通常较低,但在利率足够高时也会跟随央行利率上调 [5] 银行间竞争模型 - 模型包含一家大型银行和一家小型银行,资产是准备金,负债是存款,中央银行支付准备金利息,大型银行和小银行分别设定存款利率,存款人从银行存款中获得服从分布的便利价值 [8] - 大型银行应用程序提供更多功能(如支付、贷款、旅行预订等),增强用户粘性,小银行应用程序功能较少,CBDC应用程序介于两者之间,连接商业银行并提供基本功能 [11] - 在模型中,大型银行由于便利性在存款市场占优,储户权衡便利性和利率,只有当小银行利率与大银行利率利差超过大型银行便利性收益时才会选择小银行 [17] CBDC引入后的影响 - CBDC应用允许小型银行用户将资金转移到该应用中进行操作并在需要时转回,弥补小型银行在便利性方面的不足,CBDC利率构成存款利率下限,约束大银行设定的存款利率 [25] - 提高CBDC利率可使大银行和小银行利率单调收敛但扩大市场份额差异,当CBDC便利价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存款和贷款市场的利率及市场份额会向中间收敛,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26] - CBDC的利率和便利性收益对市场份额有相反影响,最终对银行间竞争格局的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平衡 [30] 讲座背景与主讲人 - 讲座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举办,主讲人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和管理学讲席教授Haoxiang Zhu,主题为"数字支付与银行间竞争" [1] - Haoxiang Zhu主要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尤其关注市场结构与设计,学术成果发表于多个金融学和经济学顶级期刊,曾担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交易与市场部主任 [33] - 讲座吸引了近五十位师生参与,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易纲教授等知名学者,围绕数字货币理论设计和现实应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32]
【讲座回顾】北大数字金融Workshop第十二讲 | Haoxiang Zhu:数字货币、银行间竞争与货币政策传导
搜狐财经·2025-06-22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