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提升引领行动”在京启动
中国汽车报网·2025-06-22 18:10

行业变革与标准化需求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高阶智驾系统加速普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广泛推进,行业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变革阶段 [1] -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呈现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演进、低碳化融合特征,新技术和跨界生态涌现对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 [4] - 团体标准是衔接技术前沿与产业实践的桥梁,需发挥其在快速响应创新和跨产业合作中的作用 [4][11] 政策与标准体系发展 - 2015年国务院提出培育团体标准,2018年《标准化法》明确其法律地位,2021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形成政府与市场二元标准结构 [7] - 汽车行业累计发布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余项团体标准,实现国标与团标协同,国际影响力提升 [8] - 团体标准需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协调配套,避免重复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标准生态体系 [12] 团体标准实施方向 - 三大工作方向:坚持创新引领协同推进、强化供给质量体系兼容、深化实施应用做优做强 [11][12] - 需瞄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关键技术,超前布局形成创新链、标准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模式 [11] -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宣传培训提升行业采信度,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采用团体标准 [12] 跨领域协同与国际化 - 团体标准需促进汽车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智慧城市跨界融合,打破壁垒提升产业链韧性 [15] - 发挥团体标准响应快、机制灵活优势,作为国标"孵化器"和"试验田",支撑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5][18] - 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在国际关键领域率先提出中国标准方案 [18] 首批引领性团体标准 - 发布12项团体标准项目,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制造等领域,涉及全固态电池判定、车路云一体化分级、换电系统互换性等核心技术 [19] - 由20余家龙头企业及研究机构共同制定,包括中汽中心、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旨在解决产业痛点并构建未来生态 [20] - 标准将推动从制定、测试到应用的全流程闭环,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