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规模与增长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73万亿元,同比增加13.48%,投资资产净值同步攀升至3.7万亿元 [1][2]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其中固定收益类组合表现突出,收益率为10.54%,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为7.06% [2][4] - 全市场共有16.82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基金,覆盖职工数量达3290.81万人 [2] 管理机构格局 - 22家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中,基金公司占据11席,管理超过四成资产规模 [1][2] - 易方达基金以422个年金组合位居数量榜首,管理规模达3118.09亿元,同比增加18.65% [3] - 工银瑞信基金以3151.19亿元的管理规模成为行业第一,同比增加近三成 [3] - 南方基金以2534.23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列第三,国泰基金规模增幅最大,同比暴增51.81% [3] 投资业绩表现 - 在固定收益类组合中,海富通基金(12.71%)、银华基金(12.19%)、国泰基金(12.02%)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位列前三 [4] - 含权益类组合中,国泰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分别以11.86%、11.65%的收益率领先 [4] - 集合计划中,国泰基金在固收类和含权类组合均以超过11%的业绩领跑 [4] 业绩披露机制变化 - 首次采用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作为核心指标,计算方式改为时间加权法,时间区间为2022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5] - 这一调整标志着企业年金投资业绩披露体系向中长期维度转型,与养老金长期属性契合 [5][6] - 三年期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反映真实收益情况,避免资金进出时间对收益率的影响 [5]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6] - 证监会表示将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全面建立年金基金三年以上考核机制 [6] - 长周期考核有助于提升资金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增强权益资产配置权重 [7][8]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年金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拉长考核周期可提升权益资产配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7] - 长周期考核制度有望缓解短期业绩压力,推动投资管理人更从容布局长期投资 [8] - 年金等长期资本入市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为市场带来优质资金 [8]
企业年金“官方账本”揭晓:三年期考核首秀收益率7.46%,11家公募执掌四成规模
第一财经·2025-06-22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