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处罚情况 - 截至6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年内对40家持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出具45张监管函占行业78家持牌机构的超半数[1][5] - 13家持牌机构被暂停新增客户1-6个月包括金证顾问、中讯证研、海南港澳资讯、慧研智投武汉分公司等[1][8] - 6月典型案例:金证顾问因内部控制不完善、误导性营销宣传被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2] 中讯证研因传播不实信息、承诺收益被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3] 股掌柜因虚假宣传被责令改正[4] 违规行为类型 - 高频问题包括:内部制度不完善(占比最高)、不实或误导性营销宣传(涉及金证顾问等)、承诺投资收益(涉及中讯证研等)、未注册人员提供投资建议[2][3][6] - 其他违规行为:提供虚假材料信息(涉及海南港澳资讯等)、风险提示不到位、通过自媒体违规开展业务[6][7] - 重复违规现象:和讯信息科技年内收2张监管函 海南港澳资讯及其分公司合计收2张监管函[5] 行业问题根源 - 利益驱动导致机构为追求业绩采取不合规手段 部分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7] - 法规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 行业竞争激烈促使机构降低服务标准甚至违规[7] - 监管难度大:机构数量多、业务模式复杂 存在利用自媒体规避监管的现象[7] 改进建议 - 机构层面:需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员工合规培训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0] - 监管层面:建议完善法规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 运用大数据/AI提升监管效率[12] - 行业层面:需重塑价值观 将高收入与高质量服务对齐 推动长期投资理念[9][10] 投资者案例 - 金证顾问被投诉诱导收费:投资者支付2999元基础费用后 被要求追加8500-18500元服务费但未获承诺服务[2]
罚单不断、违规不止,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如何“治病”
北京商报·2025-06-22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