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1] - 政府、企业与社会协同发力,构建银发生态体系发展新格局成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1] 传统养老模式痛点 - 传统模式依赖政府和家庭,服务理念陈旧、模式单一,聚焦基本生活照料但质量参差不齐[2] - 存在专业水平低、供给单一化、需求隐形化、支付能力弱等问题,市场潜力未完全释放[2] 养老服务升级路径 - 政府需整合资源,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多元主体协调发展,培育普惠型养老[2] - 加快城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县级统筹医疗资源,乡镇数字化整合健康档案,村级实现互助养老[3]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定制化服务标杆,形成"服务—消费—产业升级"循环,构建"十五分钟养老生活圈"[3] 重点产业布局 - 核心服务圈层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四大方向[4] - 以科技创新驱动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圈,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竞争力[4] 医养结合发展措施 - 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医养结合机构,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5] - 强化慢病智能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应用机器学习构建需求模型释放消费潜力[5] - 推广"互联网+名医工作站"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5] 文化赋能养老 - 老年需求从生存性向幸福型跃升,需定制文化套餐提高产业链附加值[6][7] - 以"文化参与"为核心开发研学游、民俗旅居等产品,公共文化机构需主动对接养老服务机构[7] -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开发老年大学、银发讲师团等活动,打造主题养老社区[7] 养老生态价值定位 - 文化赋能本质是将人文关怀注入服务,系统性融入资源可提升生活品质并激活生命力[8] -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让银发阶段成为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黄金岁月"[8]
以多维赋能为抓手,构建银发生态体系发展新格局
搜狐财经·2025-06-22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