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成长层对机构投资者提出的挑战
上海证券报·2025-06-23 01:24

科创板改革设立科创成长层 -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意见在科创板内部新设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但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开辟专属上市通道[1]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标识,体现其未盈利特性[1] - 该举措大幅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与适应性,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1] 未盈利科技企业估值挑战 - 未盈利科技企业价值评估难度大,不能沿用传统市盈率等经典估值模型[1] - 技术门槛高涉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需要跨学科知识[2] - 盈利周期长,如生物医药企业可能五六年没有收入,需评估技术转化能力而非短期财务数据[2] - 估值模型复杂,需根据企业生意模式、发展前景综合评估并动态调整[2] 专业投资能力提升方向 - 需要打造强大投研团队,前瞻性把握科技发展趋势[2] - 认知维度需理解底层创新逻辑并评估商业化可能性与潜在规模[3] - 工具维度需建立适配科技企业的评估方法,引入研发投入强度、核心技术壁垒等新指标[3] - 制度层面需建立适应早期科技企业高风险特征的决策流程与风控体系[3] 资本市场改革意义 - 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将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对技术进行定价[3] - 投资者需构建"技术洞察力+金融定价力"双重能力[3] - 科创成长层是检验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的试金石[3] - 专业能力与制度创新协同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发现与资源精准匹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