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车胡同”折射城市治理智慧
经济日报·2025-06-23 07:59
北京"不停车胡同"治理 - 北京市计划年内实现东西城70条胡同"不停车"目标,旨在改善街区出行环境并恢复胡同宁静[1] - 停车难问题源于早期规划不足、土地紧张及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北京1994年前居住区无强制停车位配建要求[1] - 胡同区域违停现象严重导致消防通道堵塞、行人空间挤占及剐蹭事故频发,影响居民生活品质[1] 治理策略与实施路径 - 治理采用"疏引结合"方式,强调系统推进而非局部调整,遵循"由易到难、分类施策"的渐进式变革原则[2] -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立体车库、拓展机械车位、整合商圈共享车位,同步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及充换电设施[2] - 治理注重资源统筹与精准疏解,在规范中保留弹性,兼顾约束与需求满足的双重目标[2] 城市治理理念创新 - 通过空间再分配实现治理理念重塑,寻求"人车平衡"而非二元对立,推动从停车自由向有序停放的转变[2] - 微改造释放街区缝隙空间并激活沉淀资源,以群众可接受为前提形成治理共识[2] - 治理案例为全国城市在存量空间改善民生提供实践参考,展现超大城市管理智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