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芦苇的绿色蝶变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23 08:41
环境好了,最敏感的"客人"也回来了。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区管理大队队长刘文斌对此 深有感触:"乌梁素海是世界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以前鸟儿是匆匆过客,现在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 这里繁衍生息,或者在长途跋涉中停下补充体力。湖里鱼虾丰富,这里成为它们越冬时温馨的'家'。" 记者看到,在生产线上,来自乌梁素海的芦苇经历着蝶变。经过一道道工序,它们变成了一张张无醛环 保的"芦芯板",正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疆、辽宁等地。张春光说:"仅今年前5个月,公司就生产了4.7万 立方米的芦芯板,消耗了5.6万吨芦苇,实现了6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芦苇的用处不止于此,除了做环保板材,心灵手巧的人们把芦苇编织成精美的苇席、苇帘等工艺品, 还尝试种植芦耳,这些产品都卖到了全国各地。"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马海明 说。 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不仅让绿水青山重现光彩,也让当地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张春光 说:"板材生产需要人手,我们提供了150多个就业岗位。发展芦苇板材产业这条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 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治理的成效清晰地反映在水质上,高占飞说:"目前整个湖区的水质稳定达到了 地表水Ⅴ类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