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产业现状 - 湖北新能源汽车产能占全国11.3%,智能网联专利占全国14.6% [1] - 全省拥有25家整车企业、2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产能近400万辆,2024年汽车产业营收规模突破万亿 [2]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超过300家,新能源整车企业19家,已建成新能源汽车产能175万辆 [2] "武襄十随"黄金走廊发展 - "武襄十随"产业集群以武汉为"智脑"、襄阳为"试验田"、十堰为"重装基地"、随州为"专用车先锋",形成全国唯一覆盖全系列车型的产业集群 [3] - 该走廊集聚25家整车企业、2000余家零部件厂商,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产量突破80万辆 [3][5] - 汽车产业智能化率从2019年的12%跃升至43%,带动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2.8万亿元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武汉"车谷+光谷"协同模式推动车规级芯片本地配套率从2023年的18%提升至35%以上 [4] - 随州专汽通过数字化改造,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5天,1—5月出口量达5.2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首次突破40% [4][5] - 十堰焊接自动化率提升至98%,襄阳固态电池项目年产能达20GWh,商用车新能源重卡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29% [5] 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 湖北提出"双百万"目标:2025年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车年产量100万辆 [2] - 2024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提升至31.4%,力争2027年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0%以上 [6][8] - 湖北计划2025年L2级及以上级别新车销量占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80%以上 [7] 智能网联与软件产业布局 - 武汉经开区签约13亿元智能网联项目,重点发展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软件等领域 [6] - 光谷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揭牌,目标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7] - 湖北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 [7]
湖北万亿汽车产业集群加速链式跃升 打造智联生态冲击“双百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