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科特估”:中国科技股投资逻辑质变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23 20:16

科创板估值变化 - 科创板估值(TTM,整体法)从2024年6月1日的76.95倍增至2025年6月23日的195.66倍,13个月内增长154% [1] - "科特估"体系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和未来成长潜力,通过多维度评估模型反映科技企业核心价值 [1][4] - 科技股估值逻辑从传统盈利指标转向技术和创新价值评估体系 [1][4] "科特估"体系特点 - 突破传统财务指标估值方法,综合考量技术壁垒、创新团队、行业前景等非财务因素 [4][8] - 推动资源向具有创新实力与发展前景的企业集聚,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4] - 已提升科技股整体估值水平,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长期发展潜力 [4] 政策推动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新政,继2024年"科八条"后又一利好科技企业政策 [4]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8] - 政策与市场协同赋能企业成长,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倾斜、大基金三期等工具增强研发投入 [5] 科技企业研发表现 - 科创板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1681亿元,同比增长6.4% [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9] - 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企业汇聚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30% [9] 估值体系完善建议 - 建立动态多维评估体系,结合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质量、国产化率等非财务指标 [10] -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实施差异化评估:萌芽期看市场潜力,扩张期看收入增速,成熟期看现金流 [10] - 强化政策工具与市场激励联动,通过税收优惠、并购重组制度优化、科创金融产品扩容引导资本 [11] 产业升级与战略意义 - 推动半导体、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企业获取估值溢价,引导资源向"硬科技"集聚 [5] - 资本市场将国产化率提升与科技企业市值增长挂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6] - 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科技话语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