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与政策背景 - 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 要求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师“挂证”等情况开展核查 省级医保部门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上报核查结果 [1] - 监管方式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智能监控、数据筛查 重点检查药师配备及在岗履职情况、医保基金使用情况 [1] - 国家医保局通过数据筛查发现 部分药师姓名出现在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费用明细中 涉及24个省份、23997家药店、9563名药师 [5][6] - 对查实违规的药店将视情节给予约谈、限期整改、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处理 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 [6] - 本轮监管由医保部门主导 市监部门、监察机关也参与其中 加大对违法违规人员的执法力度 [5] 执业药师供需现状分析 - 截至今年5月底 全国拥有执业药师证845996人 较七年前已翻一番 平均每万人口拥有执业药师6.0人 超过全球中值数5.09人 [2][10] - 超九成执业药师流入药品零售企业 根据全国约70万家药店计算 执业药师配置密度约为1.1人/店 超过日本和德国 [10] - 按现行政策要求 二类/三类药店需配备至少2名执业药师 理论需求约140万 但当前总数约85万 缺口接近60万 [10] - 执业药师区域分布不均衡 部分地区供需缺口更为突出 [2][11] - 截至2025年5月 执业药师的求职竞争指数从7.3上升到10.0 但相对于药店扩张速度 执业药师增长仍显不足 市场供不应求 [11] “挂证”现象成因探析 - “挂证”指药店让执业药师临时在岗应付检查 其他时间“证在人不在” 又称“影子药师”现象 [3][7] - 直接诱因包括药店运营成本增高、利润摊薄 经营者为减少费用支出而采用“挂证”方式应付监管 [7] - 根本原因在于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需求未被激活 药店以销售药品而非提供药事服务为主要目的 [1][2][7] - 在大部分零售药店 执业药师的药事服务工作非常不饱和 尤其在OTC药物销售为主的药店 且远程审方进一步缩减了线下工作量 [8] - 零售药店和零售药店对居民的销售额仅占药品终端销售额的31.4%左右 处方外流有限导致院外药店实际可获得的处方数量不多 [8][11]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双通道”政策落地对药店执业药师配备提出更高要求 地方医保部门往往要求申请纳入的药店至少配备2名执业药师 [4] - 已有地区尝试差异化要求 如允许连锁企业设置远程药学服务中心 为所属门店提供远程服务 [11] - 部分连锁药店开始转型建设DTP药房 通过慢病管理等增值服务增加客户黏性 执业药师的功能有望逐渐显效 [12] - 在欧美 执业药师是药店的“增值项” 因其审方职能可获得医保支付的调剂费 而在国内更多被视为“成本项” [12] - 国家药监局曾透露将探索制定药店药学服务实施规范 并探讨医保支付药品调剂费、药学服务费等工作 [12] - 药师法已连续两年进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的预备审议项目 旨在通过立法完善执业药师的服务模式和责权利界定 [13]
我国执业药师总数逼近85万,“影子药师”为何仍屡禁不止
第一财经·2025-06-23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