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武汉生产服务型等30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建设名单,其中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占比63% [3] - 新一批枢纽特点包括:紧密融合产业推动枢纽经济发展、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服务区域对外开放、提升运行效能助力降低物流成本 [3] - 武汉成为全国第二个、27省会中首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9][11] - 武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武汉经开区,计划2030年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 [11] - 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已达229个,覆盖152个承载城市 [8] 区域经济发展 - 武汉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12] - 南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并获得政策支持发展国际运输服务和跨境旅行服务 [16] - 闽赣两省联合推出5条"山海奇境"精品旅游线路,串联50余处5A、4A景区 [15] - 深莞两地成立科学联盟"We-Science",打造"环巍峨山"科研圈和创新共同体 [14] 人工智能产业 - 杭州发布AI新政,提出到2025年实现智能算力服务规模超50EFLOPS,培育2个基础大模型和25个行业应用大模型 [13] - 杭州目标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超39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700家,产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 [13] 高等教育 - 2025年中国内地大学第三方评价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综合指数前三名 [18][19][20][21][22] - 北京、江苏、广东入选TOP100大学数量最多,分别有18所、17所、9所 [18] - 广东入选TOP100的9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 [18]
城市24小时 | 国家级枢纽扩围,这个中部省会率先“晋级”
每日经济新闻·2025-06-23 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