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互联网平台报税规定:超九成平台内经营者不受影响
搜狐财经·2025-06-23 23:2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内容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2025年6月20日起施行 共14条 主要内容包括报送义务、内容和时限要求 [1] - 规定平台企业需从2025年10月起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1] - 旨在规范涉税信息报送 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效能 保护纳税人权益 营造公平税收环境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免予报送的具体情形 -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免报 因其享受税收优惠且人数众多 [1][2] - 规定施行前的历史涉税信息免报 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1][2] - 免报措施可减轻平台企业报送负担 [2] 对平台经济参与主体的影响 - 超过90%平台经营者为中小微企业 月销售额低于10万元 在现有税收优惠下基本无需缴税 新规实施后税负不变 [4][5] - 综合年收入不超12万元的平台从业人员 扣除专项附加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5] - 仅少数高收入且低纳税遵从度群体的税负将提升至正常水平 [3][5] 政策实施效果预期 - 试点地区(天津、江西等5省市)反馈显示"三不变":平台企业程序性义务不变、合规经营者税负不变、小微企业税负不变 [4][5] - "一变化"体现在有效遏制虚假申报、偷逃税等行为 使不合规高收入者税负回归正常 [5] - 有助于打击刷单、虚假营销等不当经营行为 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 [4] 政策制定的深层考量 - 通过部门协同共治 加强对平台内不当经营行为的监管 [2] - 维护税收公平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保护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 [3][4] - 试点表明政策不会增加绝大多数经营者负担 仅纠正异常纳税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