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评级机构沟通 上市公司提升ESG评级有“攻略”

上市公司提升ESG评级 - 上交所制定《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提升ESG评级推出六大工作举措,包括推动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加强互动 [1] - 上市公司与评级机构沟通可填补信息披露不足、消除误解与数据误差,推动ESG实践改进,甚至直接优化评级结果 [1][2] - 典型案例:某地产公司更新更详细的ESG报告后,评级提升1个等级;某科技公司补充提交信息安全管理认证证书后,评级提升 [1][2] ESG评级沟通现状 - 华证指数今年已收到100多家上市公司反馈,包括宁德时代、长江电力等行业龙头 [2] - 反馈问题集中在定性指标领域:企业对指标理解差异(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可持续产品认证混淆)、信息披露渠道分散(如碳减排路径未在ESG报告中披露)、存量信息披露不足(如未披露累计绿色工厂数据)、数据分类不清晰(如未区分可再生能源自发与外购) [3] 提升沟通成效的建议 - 细化数据:明确减排目标的时间节点和量化指标 [4] - 确保补充信息来源可靠,如官方文件或审计报告 [4] - 针对低分维度准备补充材料,提炼ESG亮点,突出实质性议题 [5] - 深入研究评级方法论,按行业和议题侧重点定向补充材料 [5] 国际标准与长期实践 - 厦门钨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融合ESRS、ISSB、GRI等国际标准及联合国SDGs,获标普全球金属与矿业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称号 [6] - 公司与标普、CDP、MSCI等评级机构保持长期沟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