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AI填志愿“平替”张雪峰,靠谱吗?
36氪·2025-06-24 08:50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志愿填报需求庞大[1] - 互联网热梗如"新闻学已死""土木建筑是时代的眼泪"加剧选择焦虑[2] - 市场存在2000余所高校和1000多个专业的选择难题[4] AI志愿填报工具发展 - 百度数据显示2023年6月25日单日超1000万用户使用AI志愿助手[4] - 主流产品分为三类: - 互联网头部企业产品(夸克/百度/QQ浏览器/抖音),提供免费基础服务[7] - 数据服务企业开发的付费工具(价格98-980元)[7] - 教育部官方平台"阳光高考"免费开放[8] - 夸克案例显示系统可生成600所高校或4000个专业选项,支持8项偏好设置[6][7] 传统机构服务模式 - 张雪峰机构2023年定价11999/17999元服务2万名额售罄,3小时收入达2亿[10] - 2024年同款服务涨价1000元,20分钟内售罄[10] - 新东方提供6590-7500元套餐,含4-5次面谈服务[11] - 行业存在培训周期短(数月)、兼职人员多的乱象[11] 新高考改革影响 - "3+3""3+2+1"科目模式取代文理分科,增加专业限制条件(如物理化学必修)[14] - 志愿数量激增:辽宁达112个(原36个),贵州96个,多数省份超80个[16] - 报考指南超千页,山区家庭尤其依赖AI实现"技术平权"[20] AI工具优劣势分析 优势 - 秒级生成冲/稳/保三档方案,降低信息不对称[7][23] - 可结合地域/职业倾向等8类偏好定制报告[6] 局限性 - 不同系统录取率差异悬殊(29% vs 99%),推荐结果量差3-4倍[24] - 依赖历史数据质量,无法捕捉非公开社会规则[26][27] 填报策略建议 - 采用排除法+打分法(设置权重)缩小选择范围[28][29] - 高分考生建议优先名校,普通分数需匹配地区就业资源[30] - 需结合多款AI工具交叉验证,人工咨询补充细节[26][27] 行业长期趋势 - 志愿填报不存在"永久正确"选择,需动态评估兴趣/就业/职业规划[32] - 终身学习能力比单一选择更重要,专业冷热存在周期变化[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