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大的起点无法被计划
36氪·2025-06-24 14:46

行业趋势与产品演进 - 小红书从境外购物指南发展为种草社区 实现上千份BP中设想的中国版Instagram [1] - 拼多多通过拼团买水果切入 最终成为下沉市场电商代表 超越"下沉版淘宝"的原始定位 [2] - 抖音以音乐小视频为起点 演变为移动互动娱乐平台 母公司字节跳动最初产品为内涵段子 [2] 创业方法论 - 成功产品共性在于起点解决真实需求 而非预设宏大目标 需精准击穿细分用户群体 [5][6] - 初始垂直领域验证后 头部App通过内容质量(小红书)/低价(拼多多)/趣味性(抖音)实现泛化 日活突破亿级 [7] - AI创业同样适用垂直切入逻辑 首年ARR达1000万美金仅需2万付费用户(假设年费500美金) 关键在于用户付费意愿验证 [8] 失败案例启示 - Color团队融资4100万美元 但因产品未解决真实需求(弹性社交概念模糊) 上线后60%评分仅1星 最终以700万估值被收购 [8][9] - 失败核心在于脱离用户实际需求 即便具备豪华团队(CEO累计退出9亿美元)和热门概念(SoLoMo)仍无法避免产品脱靶 [9] 投资规律 - 成功企业上市时商业模式常与天使轮截然不同 如泡泡玛特从潮流杂货转型潮玩盲盒 影石创新从直播软件转向全景相机 [10] - 早期投资需聚焦创始人素质与PMF(产品市场匹配) 而非预设路径 演进过程中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11][12] 跨时代验证 - 移动互联网与AI时代共性在于 day one解决具体问题的公司更具成长潜力 小红书/拼多多/抖音已验证该逻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