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发展」胡鞍钢等:新型举国体制与世界数字经济强国的构建
搜狐财经·2025-06-24 22:31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竞争关键变量 各国纷纷出台战略规划抢占先机 包括美国《数字经济议程》、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等政策 [3] - 中国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 - 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达38.1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45% 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2.5个百分点 [10] 举国体制演进历程 - 农业经济时代通过生存型举国体制完成长城、京杭大运河等超级工程 解决内忧外患问题 [6][7] - 工业经济时代采用赶超型举国体制 实现"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 通过并联式发展缩短与西方差距 [8][9] - 数字经济时代需升级为新型举国体制 兼具市场配置资源优势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征 [12] 数字技术关键瓶颈 - 中国在数据资源(724.5EB全球占比14.4%)和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全球占比超60%)具优势 但数字技术存在明显短板 [14] - 高端光刻机技术成为最大软肋 芯片制造涉及多学科交叉和完整产业链配套 被美日德荷少数企业垄断 [15] - EUV光刻机研发案例显示 数字技术需长期巨额投入(ASML获53亿欧元资助)且风险极高 [16] 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路径 - 组织层面需党中央集中领导 整合科技/产业/财政等政策 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协同 [20] - 参与者层面动员"六路大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央企等) 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格局 [21] - 实施"弯道超车"(政府主导)与"换道超车"(市场驱动)双路径 嵌入揭榜挂帅等市场机制 [22] 中国数字经济现状 - 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7.1万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15.3万亿美元) 2016-2021年均增速16.2% [23] - 形成三方面优势:10.67亿网民规模(全球1/5)、180EFLOPS算力规模(全球第二)、工业互联网应用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 [26] - 集成电路技术进入"后摩尔时代" 为技术追赶提供战略窗口期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