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承销机构“贴钱”抢份额频发 交易商协会新规剑指债券发行灰色地带
上海证券报·2025-06-25 02:12

债券一级市场非理性竞争现状 - 债券一级市场存在价格扭曲、风险错配、资源失衡等问题,交易商协会发布新规以遏制非理性竞争[1] - 销售"返费"作为隐性激励手段被广泛使用,承销机构通过向投资人或发行人提供经济补偿争夺项目资源[2] - 主承销商在优质项目中通过"返费"形式转让承销费用给投资人以降低认购成本并巩固客户关系[2] - 部分券商在优质大型项目招标中主动报出远低于市场水平的承销费率甚至"贴钱承销"[2] 典型案例与行业影响 - 铁道债年发行规模常达千亿元级别,头部券商为抢占份额报出千三、千四的高额"返费",单笔业务倒贴上百万元[3] - 利率债市场中承销机构提前将补贴通过"返费"释放至投资端以争取认购规模,加剧市场竞争非理性倾向[3] - "返费"现象受发行人、承销机构和市场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反映出发行与销售环节的非市场化激励机制[6]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新规严禁价格操纵行为,规范余额包销操作,遏制低价恶性竞争,打击"自融"等违规融资操作[4] - 明确禁止承销机构以低于成本的费率参与竞标,要求发行人与承销方按商业约定履行付款义务[5] - 交易商协会将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定期开展机构行为评价,对违规情节实施分层分类处置[5] 市场长期影响 - 新规将引导承销机构回归以定价能力与销售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化竞争,减少市场价格扭曲与风险错配[8] - 优质发行主体的融资环境有望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8] - 随着发行机制逐步规范,债券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增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