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守住钱袋子远离非法集资
经济日报·2025-06-25 06:11

非法集资的定义与危害 -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其他投资回报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1] - 非法集资活动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犯罪分子常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挥霍、转移或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 [1] - 非法集资规模大、人员多,资金兑付比例低,处置难度大,容易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1] 投资者防范措施 - 投资者需掌握金融知识并树立科学理性投资观念,投资前做到"三看":一看融资合法性(是否取得金融牌照或批准),二看宣传内容(警惕"无风险、高收益"等表述),三看经营模式(项目真实性、资金投向、利润来源) [2] - 投资者应选择合法持牌机构,警惕"无风险高回报"的虚假宣传,非法集资初期常按时足额兑现本息以骗取更多人参与 [2] 经营主体合规要求 - 经营主体融资活动需严守法律底线,不得通过"创新"方式钻法律漏洞 [3] - 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包括"非法性"(未经批准或违反规定)、"公开性"(向社会公开宣传)、"利诱性"(承诺还本付息)、"社会性"(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3] - 企业融资方式无论怎样创新,只要具备上述特征即涉嫌非法集资 [3] 监管与打击措施 - 国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需加强动态监管和预警,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处非机制 [1] - 监管部门需强化金融领域行刑衔接,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