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退火之后,AI手机还好吗
36氪·2025-06-25 08:11

回顾2022年至2023年,由ChatGPT问世点燃的生成式AI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科技行业,智能手机也不例外。一时间,各大手机厂商仿佛陷入了一场关于 自研大模型的军备竞赛。 从参数规模的比拼,到端侧部署能力的炫技,再到发布会上不厌其烦的"AI含量"强调,厂商们似乎坚信,掌握底层AI能力,特别是自研大语言模型,就能 掌握未来手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风向的转变比预想中来得更快。2024年下半年,这股曾经汹涌的自研大模型热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火。市场不再为单纯的参数和算力欢呼, 用户对AI手机的期待也日趋理性。 我们不禁要追问: 喧嚣过后,手机厂商在AI领域的竞争点发生了哪些转变?2025年的AI手机,到底在比拼什么? 01 自研大模型热怎么熄火了? 2023年至2024年,手机行业弥漫着一种对底层AI能力近乎极致的追求与焦虑。华为盘古大模型持续迭代,OPPO推出AndesGPT,vivo祭出蓝心大模型,小 米也积极投入相关研发。发布会上,大模型的参数量、端侧部署能力以及所谓的AI含量成为厂商们竞相标榜的重点。 彼时,AI似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筐,任何功能只要冠以AI之名,便显得科技感十足,但用户是否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