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专访|中科创星米磊:科学家创业仍是大势所趋,创投要有能力帮助补短板

近年来,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背景下,大量投资机构的投资重心逐渐转向科技创新领 域。尤其是硬科技逐渐成为主流投资赛道,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教授也变成了资本热烈追逐的对象。 但当硬科技攻关进入深水区,面向那些转化难度更大的科技成果,投资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强。一些项目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被证伪、商业化不成功等问题。一些科学家在创业时,缺乏商业思维、管理 经验不足等短板逐渐暴露。 科学家创业是否已经出现泡沫?创投机构到底该怎样帮助科学家创业者?市场中反思的声音开始不断出 现。 "科学家创业本身的挑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部分科学家在商业上本身有很多认知短板,创业成功率没 有那么高。如果对这件事没有深刻的理解,就盲目冲进来投资科学家创业,确实会产生一定的泡沫和问 题。"近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说。 米磊是中国"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2013年,他和团队正式创办了中科创星,这也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硬 科技领域投资孵化的早期机构。经过十多年发展,投资孵化超过530家硬科技企业、基金在管规模超过 120亿元的中科创星已然硕果累累。 在米磊看来,行业中出现一些对科学家创业的反思是好事,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