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太辉:稳定币的经营模式、发展影响与监管框架
搜狐财经·2025-06-25 18:11

稳定币的经营模式与主要争论 - 稳定币兼具加密资产的技术优势和法定货币的价值稳定特征,已成为链接加密资产与法定货币的关键工具,市值占比达7.5% [3] - 稳定币业务模式并非完全去中心化,发行和托管环节仍为中心化,如USDT的发行流程完全由Tether控制 [4] - 稳定币发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储备资金投资收益,如Circle的收益99%来自投资收入 [5] - 稳定币是加密资产、第三方支付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综合体,并未创造新货币或分享铸币税 [5] 稳定币的使用场景与发展趋势 - 全球稳定币市值已达2615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占比96.9%,花旗预测2030年可能达3.7万亿美元 [6] - 稳定币单笔支付金额持续下降,从4560美元降至3380美元,显示向小额支付场景拓展 [7] - 合规化趋势明显,USDC市场份额从20%升至25%,而USDT从70%降至64% [8] -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布局,90%支付和金融机构已应用或计划部署稳定币 [8] - 资产代币化(RWA)市场规模超240亿美元,12个月内增长260% [9][10] 稳定币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 - 美元稳定币占比超95%,创造"新美元循环":购买稳定币→用于跨境结算→投资美债回流美国 [11][12][13] - 美元稳定币储备资金80%以上投向美债,花旗预测2030年持有规模将超1.2万亿美元 [12][13] - 人民币国际化需新抓手,建议通过"先境外离岸-后境内离岸"模式发展人民币稳定币 [14][15][16] 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 - 监管框架聚焦五大支柱:职能定位、发行人准入、经营监管、储备资金管理、反洗钱监管 [20][21][22][23][24] - 美国政策转向支持创新,47个国家放宽加密货币监管 [19] - 未来需解决去中心化业务监管、监管技术应用和全球化治理三大问题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