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文旅产业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重点对文旅产业实施"精准滴灌"和"靶向支持",通过金融手段释放消费潜力 [2][3] - 文旅产业具有强辐射效应,能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行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循环 [3] - 政策从融资渠道拓宽、金融产品创新、基建支持、保险保障四方面系统性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4][6][14][17] 多元融资渠道拓宽 - 信贷支持: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覆盖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申请再贷款,重点支持文旅等消费领域 [5][7] - 债券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或专项产业债券,优化债务结构,降低银行依赖度 [8] - 股权融资: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文旅项目,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等"耐心资本"进入,尤其助力初创期创新型文旅企业 [9]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场景化产品:开发"旺季贷""节庆活动融资包"等定制化产品,结合文旅产业周期延长贷款期限 [11] - 知识产权质押:推动版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破解轻资产企业困境,如东莞银行"潮玩版权贷"案例 [12] - 期限灵活性:针对大型景区、生态旅游等长周期项目调整贷款期限,缓解初期还款压力 [13] 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重点领域:明确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赛事场馆、智慧旅游设施等,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5] - 审批优化: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重大项目,优化贷款条件与审批流程,加速资金落地 [16] 旅游保险创新 - 老年旅游保险:针对"银发族"开发涵盖既往病症、紧急救援等专项产品,激发老年旅游需求 [18] - 覆盖面扩大:鼓励开发自驾游、研学游等场景化保险产品,提升服务便捷性以增强消费信心 [19] 政策落地挑战 - 需解决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平衡政策普惠性与精准性 [21] - 政策效果受地方配套措施及执行力度影响,需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多方协同 [21][22]
文旅视角解读:六部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搜狐财经·2025-06-25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