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竹编手包到爆款潮玩,非遗如何紧跟市场与潮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25 22:34

文旅+非遗模式发展 - "文旅+非遗"模式受到游客广泛喜爱 竹编等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审美结合形成新消费趋势 [1][2] - 赤水竹编传承近四百年历史 从生活用具发展为工艺品/实用品/收藏品 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 年营收达2000万元 带动108人固定就业和200多人灵活就业 [3][5] 非遗产业化创新 - 竹编产业建成非遗展示基地/工坊 开发研学线路 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 实现"非遗+旅游"融合 [5] - 东莞将国家级非遗"千角灯"转化为3D金属拼图潮玩 通过国际机场免税店渠道全球销售 [5] - 推出《潮涌鱼歌》等非遗主题说唱音乐 打造粤港澳非遗墟市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6] 市场需求变化 - 游客需求从观光转向文化深度体验 导游角色转变为"文化翻译官" 推动非遗故事化传播 [2] - 竹编产品通过20余家企业合作对接一线市场 形成"吃竹用竹赏竹玩竹"全链条消费 [5] - 潮玩产业通过制造美学输出传统文化 鸿福桥市集等场景实现"可玩可感可消费"转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