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发展经验分享 - 京东集团等企业分享了国际化发展经验,咨询机构剖析了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出海"路径策略,中介机构详解境外业务风险防控与投融资规划,仲裁机构分享争议解决之道 [1] - 中集集团、中鼎股份、山推工程机械等深市标杆企业从产品、产能、品牌"出海"等维度分享了海外市场拓展、投资设厂、海外并购的实战经验 [1] - 与会嘉宾围绕国际贸易严峻形势下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资本市场和深交所如何助力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等议题展开探讨 [1]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与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机械等领域凭借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获得全球认可 [2] - 企业"出海"领域从传统行业向高科技领域延伸,互联网企业借助技术平台优势积极抢占全球市场 [2] - 中国企业"出海"正从"产品出口"向"产业链全球布局"转换,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本"循环的重要枢纽,对外投资体量将进一步上升 [2] "出海"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企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政策壁垒、文化差异、复杂的当地法规政策以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等挑战 [2] - 企业"出海"风险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特征,包括政治与政策风险、法律与合规风险、经济与金融风险、运营与供应链风险等 [3] - 新兴风险包括ESG合规压力与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要求,这些风险正重塑"出海"企业的风险管理范式 [3] 企业"出海"策略与实践 - 京东产发在"出海"合规方面强调从设立之初确保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组织赋能方面需深度适配当地市场特点,生态建设方面重视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 [3] - 中集集团通过"产业并购+资本整合"双轮驱动实现业务快速扩张与全球资源整合,并购需避免产业链上下游盲目延伸,把握行业周期时机 [4][5] - 中鼎股份的国际化发展以战略定力为前提,能力建设为基础,文化融合为关键,合规运营为底线,实现供应链本地化,由资本输出转为管理输出、技术输出、文化输出 [4][5] 资本运作与国际化发展 - 资本赋能为企业"出海"提供发展新动能,资本运作手段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航道 [4] - 中集集团在并购实践中形成核心认知:注重国际化人才储备,要求人才具备跨文化沟通与海外商业规则认知,搭建中外决策层"翻译官"的桥梁 [5] - 全球化布局应基于产业逻辑而非短期机会,以战略定力为支撑,将挑战转化为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机遇 [5]
第二十五期“深交所·创享荟”聚焦企业“出海” 以战略定力锚方向 倚资本赋能拓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