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城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
新华日报·2025-06-26 05:52
□ 张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 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教育强国建 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社会协同力是教育强国的"六个力"要素之一。这些重要精神深刻 反映了新时代教育和城市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指明了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未 来方向。 校城融合作为深化高校和城市改革的重要结合点和突破口,具有广阔的场景。校城融合协同力作为现代 城市与高校的时代特质,具有深刻意蕴。 牢固树立校城深度融合协同的价值观念 高校与城市作为不同的社会主体,既因社会功能、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差异,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和差 异性,更因共生共处、彼此依赖、互相成就的共性,表现出突出的共栖性和依存性。校城深度融合协同 需要树立协同发展观,强化价值引领力,聚焦共同发展目标,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从"相对独立""相对脱节"走向深度融合、多元协同,携手画出最大价值同心圆,共 创跃迁发展新家园。 准确把握校城深度融合协同的关键要素 高校与城市拥有各自的发展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