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 - 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打破产、学、研壁垒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以"四链"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教育链为根基、产业链为支撑、创新链为动力、人才链为牵引的产学研"共同体"生态 [2] 融合发展机制 - 建立4大机制保障产学研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参与动力机制(资源互补共创共享)、组织运行机制(院董会共建共管)、利益共享机制(投入产出科学评估)、协调保障机制(战略协议与联席会议) [3] 现代产业学院模式 -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与中国邮政、海水稻研发中心、中软国际等合作组建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个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 [4] - 以院董会为管理核心,企业高管、学院管理者与教育专家三方协同决策,精准匹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 [4] 课程共建模式 - 联合华为云、海信等企业开发"鸿蒙应用开发""智能仓储系统设计"等近百门校企融合课程,动态优化课程体系 [5] - 实施项目制教学,年均引入元宇宙、360网络攻防等2-3个真实项目案例,同步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挂职+技术骨干导师) [5] 平台牵引模式 - 与青岛特锐德、国合公司共建8个"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联合恒星集团打造创新孵化与就业服务综合平台 [6] - 协同华为云、海尔、海信等企业建成鸿蒙开发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27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 [6] 项目驱动模式 - 年均引入企业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真实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余项 [7] - 通过"四真"教学场景(真实市场环境、岗位、项目、实岗真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术应用与团队协作能力 [7]
构建“四链”融合发展机制 创新产学研共同体模式
经济日报·2025-06-26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