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业为上海地区发展添砖加瓦
金融时报·2025-06-26 09:4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支持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1]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4]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上海等地启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背景核验应用场景试点[5]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交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代理清算量、期货市场结算量、证券市场结算量和债券、外汇、货币等各细分市场交易量均排名市场前列[3] - 交通银行积极参与大宗商品市场建设,助力扩大"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上海价格"全球辐射能力[3] -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完成了首笔新型离岸贸易业务信息登记、海运提单核验[5] - 浦发银行整合跨境结算、融资信贷、风险管理等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打造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8]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行动方案》工作要求,聚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和区域发展特点制定工作方案[4] - 交通银行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提单和贸易单据数字化流转,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7] - 交通银行开展跨境银团贷款转让业务,依托境内外一体化经营布局拓宽融资渠道[7] - 《行动方案》涵盖跨境结算、汇率避险服务、融资服务、保险保障及综合金融服务等[4]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义 - 国际金融中心可以汇集全球资金、信息和人才,成为国际金融活动的枢纽[2] - 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将促进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整体水平提升[2] - 支持企业"走出去"是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7]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利于提升国际金融影响力,优化资源配置[2]